3個月時間,花了近143億元拿地,為2013年拿地總金額的72.8%。在外界看來,泰禾的拿地動作似乎頗為“激進”,但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并不這么認為,他向本報記者表示,泰禾在拿地選址上主要看這個產品能不能快速去化,是否符合泰禾的拿地戰略。
“在拿地方面,我想泰禾不僅僅在數量上有很大收獲,更重要的是其含金量和布局。”黃其森表示,泰禾管理層在拿每塊地之前,都會研究這個城市庫存等多項指標,因此“我們沒有去杭州,現在看來,顯然我們的判斷是對的”。
200億元“堅守”一線城市
據記者翻閱公告統計,2014年1月10日,泰禾集團公告稱以1.79億元拿下福州永泰縣葛嶺鎮黃埔村約587.27畝的土地,泰禾就此拉開了2014年的拿地大幕。直至4月10日,以51.7億元奪得北京大興黃村鎮兩地后,在3月個時間里,泰禾集團斥資近143億元拿地,遠超去年同期,并且已達去年拿地總金額的72.8%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13年泰禾在北京、上海、江蘇、福建等多地共計斬獲12幅地塊,總建筑面積超過238萬平方米,拿地金額超過195億元,為其2012年拿地資金的5倍。
而進入2014年后,泰禾集團在北京已經拿下了3塊地,投入超過百億元,達到101.28億元。目前,泰禾在北京的地塊已經達到9塊。其中,今年截至目前和去年全年,泰禾在一線城市用于拿地的金額超過200億元。在2013年拿到的地塊里,用于北京與上海的拿地金額占全年拿地總金額的48%,達到94億元。今年截至目前,泰禾在北京和上海的拿地金額就達到了116億元,占比達82%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三、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正處于大幅調整之際,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了降價大軍,房企撤離三、四線城市,退守一線城市已經成為共識。不過,一線城市土地供應數量畢竟有限,“肉少狼多”之勢已經進一步加劇了房企拿地競爭的激烈局面,在這種背景下,對想退守一線城市的房企來說,考驗很大,可能一不小心錯失擴張機會,也可能因沖動而導致后市折戟。
對此,黃其森向記者表示,泰禾管理層做出的每個決策都是深思熟慮且非常理性的。他表示,“過去有一種說法,叫作‘一線城市做品牌,二線城市求利潤,三線城市上規模’,我認為,現在這種說法要變了。對于房企來說,當下在一線城市做項目,品牌、利潤、規模三位一體都會得到大幅增長”。
此外,黃其森還稱,“我們拿地節奏實際上把握的非常好,動態來看我們的拿地節點,實際上都實現了溢價。另外,“我們不是什么地都拿,雖然選擇和誘惑很多,但能夠快速去化的地塊才符合我們的拿地策略”。
低開高走不降價
正如黃其森所示,一線城市和福建大本營是其深耕和擴張的重點布局區域,扎根福建,深耕北京的泰禾戰略下,黃其森認為,高周轉是其規避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的利器。
不過,受房地產市場整體觀望預期影響,福州市場也開始出現成交量放緩的現象,而泰禾高堅持高周轉,其銷售定價將變得極為關鍵。
“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成本是土地成本,拿地是很有藝術的。”黃其森向《證券日報》記者坦言,“我們在福建所拿地塊的樓面地價都不高,土地成本控制的非常好,拿地節奏把握的比較到位”。
黃其森直言,以福州的泰禾紅悅項目為例,“按照我們開盤時的市場情況,我應該定價為1.5萬元∕平方米左右,但我們最終的開盤價是1.1萬元∕平方米左右”。泰禾的項目都是低開高走的,定價比較合理,不會因為前期定價定高了,后期才開始打折銷售,因此“我不會走降價策略”。
事實上,有業內人士也向記者透露,泰禾在福州踩點踩的比較好。以在福州南通的泰禾·首府為例,2012年年底大家都不看好這個市場,而泰禾選擇了在這個“沒被看好的時候進去”。2013年年初時,該地的樓面地價是每平方米1000多元,但到2013年年底,該項目旁邊拍的地樓面價是每平方米4000多元。鑒于此,泰禾即使不降價或許也能有很大市場。
不過,黃其森向《證券日報》記者坦言,福州市場的變化更多是受實體經濟投資的影響,當然房地產投資也受到了一定影響,但泰禾還是“非常看好福建市場的,最近總的投資額沒有減下來”。但以后在項目選擇上,依然會堅持以能不能做到高周轉作為主要衡量標準。